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专家 > 专家风采 > 预防医学专家
编号:213750
蔡宏道
http://www.100md.com 中国公众科技网
蔡宏道

     蔡宏道 (1918— )

    蔡宏道,临床检验学家,环境卫生学家,医学教育学家。抗日战争期间,受命研制伤寒、霍乱菌苗和牛痘苗以及青霉素,为广大军民预防传染病,保证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他与孔祥云等合著了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实用临床检验学》专著。70年代受命在武汉医学院组建我国第一个环境医学系,80年代创办武汉环境医学研究所,为全国培养了数百名环境医学专业人才,并取得一批研究成果,最突出的有:长江武汉段水质系统监测,水质污染指示菌和水体污染致突变性和致癌性研究,长江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影响等,为我国的环境医学事业作出了贡献。

    蔡宏道,1918年3月16日生于浙江杭州。他从小学习勤奋,成绩优异。在少年时代,他目睹了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政府腐败无能,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流浪在街头上的难民和寒夜中呻吟的病人,缺医少药,成批地死亡。在父亲严格的教育下,蔡宏道从小就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社会责任感,立下了报效祖国的决心,并立志学医,救死扶伤。他的双亲多病早亡,家境清贫,1935年中学毕业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不需缴学费的南京陆军军医学校医学本科。1939年毕业后,从军抗日,曾参加了著名的昆仑关战役,1941年由部队调回陆军军医学校,在细菌学系主任、血清疫苗制造研究所所长、著名的微生物学家李振翩教授领导下,担任助教、讲师并兼血清疫苗制造研究所的技师。这期间,年轻的蔡宏道在李振翩教授言传身教下,参加了现场防病实践,受到规范化的微生物检验锻炼。那时,我国正流行伤寒、霍乱和天花等烈性传染病,严重地危害着前后方军民的建康。为此,蔡宏道承担了制造菌苗和痘苗的任务。由于日本侵略者的严密经济封锁,制造菌苗的主要原料,如蛋白胨和琼脂等奇缺。经他与同事们反复试验,成功地研制出代用品,以黄豆芽浸液代替蛋白胨与牛肉浸膏,以海藻煎汁代替琼脂,很好地解决了生产原料的问题,完成了大批量的伤寒、霍乱菌苗和牛痘苗等的生产任务,为广大军民预防传染病,保证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用植物浸出液培养和生产青霉素与桔霉素的研究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用这种粗制的抗生素直接涂敷于染菌的创伤面上,收到显著的疗效。蔡宏道是我国研究抗生素最早的学者之一。
, 百拇医药
    1946—1947年,蔡宏道赴美国得克萨斯州布鲁克医学中心进修临床检验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被任命为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兼附属医院检验科主任。在此期间,他潜心著书立说,与孔祥云等合著了《实用临床检验学》,共4册,计270万字。这是我国临床检验方法学方面最完善实用的专著,是我国第一本大型临床检验参考书。此书的出版、发行对我临床检验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江苏省太仓县驻地进行战备训练,当时因缺乏环境卫生知识,大批人员感染上急性血吸虫病。蔡宏道任副中队长,积极参加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负责粪便检验。当时医用器材十分缺乏,购不到优质三角烧瓶,他用报废的电灯泡将接头部分和内芯去掉,底部垫一粘土座制成了代用烧瓶,以煤油灯作为热源制成能维持恒定温度的土温箱,解决了大便孵化法检查血吸虫毛蚴的器材问题,保证了数千份粪便标本孵化检查,按时准确地查出了结果,使病人得到及时的合理的治疗。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吃住均在实验室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荣立了二等功。1952年蔡宏道受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指派,到山东省沿海一带进行反细菌战的调研工作,参与了编著《微生物、昆虫、病理、兽医、植物病害检验手册》一书。该书对防止生物污染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 百拇医药
    面向需要开拓预防医学战线 我国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根据社会主义建设规划的需求,国家决定建立和发展预防医学教育体系,在全国几所重点医学院校开办卫生系,培养卫生专门人才。蔡宏道毅然放弃了已使他成名的临床检验学技术岗位,服从组织的安排,愉快地走上了新兴的预防医学战线。从1955年起,他先后担任过武汉医学院卫生学总论教研室主任、教授,卫生系系主任兼环境卫生学教研室主任等职长达30年,在完善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绩,获得师生们的敬重。

    蔡宏道学识渊博,一贯主张教学、科研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在1957年他亲自带领教研室职工开展长江(武汉段)水质系统的监测工作。为摸清长江水的污染稀释规律,他身先士卒乘坐小木船不避烈日和风浪,在滚滚的长江上定点采集水样进行化学分析,为保护长江水质资源提供了可贵的历史性的水质本底资料。有关论文先后发表在《武汉医学院学报》和《中华卫生杂志》上。60年代,他从事高效灭火剂的毒性研究,为坦克、潜艇等在密闭环境中使用和制定安全措施提供了依据。蔡宏道经常冒着毒气熏染和烧灼的危险,进出实验装置,观察实验动物的动态变化和存活情况,并采集气体样品,记录数据。他的实干精神,深为师生所赞许,所完成的论文受到有关部门的表彰。70年代,蔡宏道承担了人民防空工事密闭条件下用氧发生器供氧及用石灰吸收二氧化碳的国防科研任务。他在身患冠心病的情况下在完全密闭的防空洞中,仔细观察、测量、记录待避人员的机体反应和有关的环境因素变化情况,取得一系列可贵的数据。这项科研成果,他于1975年在衡阳召开的全国人民防空工事会议上作了报告,受到表扬。80年代,蔡宏道完成的水质污染指示菌和水体污染致突变性与致癌性的研究,获得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卫生部的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他主持的长江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与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是国家建设第七个五年计划科技攻关的二级课题,经川鄂两省有关单位的通力合作,已圆满地完成,为三峡工程的可行性论证及制定环境对策提供了明确可信的科学依据,并已通过鉴定、验收。, 百拇医药
1 2 3下一页